投料、灼燒、烘干……今年“五一”假期第二天,位于定南縣富田工業園區的江西省鑫盛鎢業有限公司,從生產車間到試驗室,112名工人分三班倒上班,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忙著趕制訂單。
鑫盛鎢業生產的火熱場景是定南“五一”期間重大企業不停產的縮影,也是該縣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生動體現。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縣稀土、鎢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7.76億元,同比增長189.15%。
近年來,定南圍繞推進工業倍增升級,深入實施“工業強縣”工程,把新材料產業作為首位產業發展,據此,該縣立足有色資源,積極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打造稀土鎢新材料產業,并努力將其培育成為百億產業集群。
贛州中凱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是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1年6月,該公司與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共同開發“稀土生產過程含酸廢水凈化回收”項目,目前項目已取得初步成效,為企業后續綠色環保發展提供了有效路徑。
同時,該公司年處理8000噸稀土二次資源綜合利用和年產6000噸稀土金屬生產線的技改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這是該公司和中科院共同自主研發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廢料回收綜合利用技術工藝設備,將使稀土二次資源及有價金屬得以綜合回收利用,實現變廢為寶。項目達產后,預計可為公司增加營收20億元以上。
依托科技創新,讓“有色”更有特色。在贛州齊飛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接待大廳,墻上一項項證書見證著公司的發展。該公司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擁有專業研發人員15人,自主研發專利53個,2020年與江西理工大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稀土廢料(渣)高效綠色提取關鍵技術及應用》榮獲稀土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贛南離子型稀土資源基地典型固廢循環利用集成示范”重點專項項目,與中科院工程所聯合研發稀土熔鹽渣固氟氯化焙燒短流程回收稀土關鍵技術。
借力數字經濟,贛州齊飛在智能化生產方面也有著清晰的發展思路。該公司與東北大學合作建成稀土萃取過程數字孿生系統控制技術示范工程,同時,工廠將升級為智能工廠,自動化成套設備、智能傳感器、在線系統、智能工業機器、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可視化技術等智能化模塊的研發與應用是贛州齊飛智能工廠建設的核心。
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應用創新不斷增多的背后,是日益強大的平臺支撐。目前,該縣依托江西省稀土永磁材料及應用產業基地,先后與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建立框架協議,與中科院寧波材料研究所合作組建工程技術中心,形成以齊飛新材料、大華新材料、中凱稀土等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
爭取設立贛江稀土研究院定南分院,延伸稀土金屬-稀土合金-永磁材料-永磁電機產業鏈,爭取建設稀土產業鏈數字平臺……為讓“有色”更“出色”,該縣將繼續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鼓勵有色金屬生產企業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大力發展高附加值和深加工產品,促進有色金屬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